2024年11月13日上午,在第三十一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SAECCE 2024)期间,“自动驾驶时空数据、地图与定位技术”专题论坛在重庆顺利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清华大学协办,会议聚焦自动驾驶时空数据、地图与定位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创新应用,重点从自动驾驶地图技术路线、时空数据动态更新、时空数据安全合规、时空数据闭环及创新应用探索等多个角度,带来前沿的技术观点和深刻的行业洞察。本次论坛探索了自动驾驶时空数据创新应用趋势,介绍了我国自动驾驶地图与定位技术路线图的制定情况,阐述了自动驾驶地图体系的定义和名称规范、自动驾驶与地图的关系、分析了“有图”、“无图”和“轻图”技术方案与应用场景。此次会议吸引了来自政府部门、科技企业、学术界及产业界的百余名代表参会。会议由清华大学杨殿阁教授、江昆副研究员主持。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 杨殿阁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副研究员 江昆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高级工程师杨蒙蒙以“自动驾驶地图技术路线的探讨”为主题,分享了自动驾驶地图技术的发展现状、技术路线以及未来规划。自动驾驶地图是自动驾驶技术的基础,对于提升自动驾驶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出行效率至关重要;根据应用需求,自动驾驶地图可分为标准导航地图、高级辅助驾驶地图和无人驾驶高精地图,不同地图在精度、更新频率和覆盖范围上有所差异,满足不同自动驾驶等级的需求。此外,报告还介绍了自动驾驶地图的技术路线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未来的技术及政策规划展望。
自然资源部地图技术审查中心业务管理处处长陈会仙以“车路云一体化时空数据地理信息安全防控技术体系”为题目,探讨了车路云一体化时空数据在地理信息安全方面的重要性、面临的安全挑战以及防控体系建设的关键措施。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已成为行业共识,目标在2026年底前推动建成安全可靠的城市级应用试点项目。自然资源部已发布多项政策,保障地理信息数据全流程安全。自动驾驶涉及车辆安全、信息安全、个人隐私安全及交通安全,更关乎军事、国防和政治安全。该报告强调了在车路云一体化背景下,加强地理信息安全防控体系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四维图新地图总经理李翔以“智能网联汽车地图演进与众源更新实践”为题介绍了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地图向轻量化演进及技术发展趋势。NOA功能成为车厂技术竞争的焦点,而地图在此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技术演进,地图轻量化成为趋势,安全成为自动驾驶量产的关键诉求。四维图新推出的HD Lite地图,满足了对轻量化低成本地图产品的需求。同时,公司打造的众源更新平台,实现了地图高鲜度,为智能驾驶提供更优质的规控体验。面对智能汽车数据带来的地理信息安全挑战,地图厂商积极探索安全合规方案,打造全流程地理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守护地理信息安全。
国家测绘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副处长蔡艳辉以“地理信息数据安全性量化评估”为题重点介绍了地理信息安全性的概念和量化模型并。地理信息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性战略数据资源,直接关系国防安全、公共安全、社会稳定等国家核心利益。面向当前地理信息社会化应用的广大需求,从国家安全和核心利益的角度,分析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安全与国家安全的耦合关系,探索地理信息数据安全性的本质,提出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安全性量化模型和方法。
比亚迪汽车新技术研究院政策标准部测绘首席专家马琛在“智能汽车时空数据闭环及创新应用探索”表示,智能汽车时空数据是自动驾驶技术的基础,能够提升自动驾驶的安全性、精确性和效率,引发了关于智能汽车时空数据“构建BEV Transformer及Occupancy的模块化感知方案”随大模型训练迭代至“感知决策一体化”的端到端算法”的思考。通过高精度地图与车端算法的提升相结合,助力地图众源实时更新和自动驾驶数据闭环的建立,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
小鹏汽车高精地图数据管理负责人贾月飞的报告以“AI大潮下自动驾驶地图的挑战与机遇”为主题,阐述了在AI的赋能下,自动驾驶的逻辑模块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其中感知大模型的突破性进展尤为引人注目。这一技术革新赋予了智能网络汽车快速构建车内局部地图的能力,显著降低了对自动驾驶地图的依赖,但其依然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自动驾驶地图的角色正在从单一的地图元素提供者,向为自动驾驶提供多元化数据服务的方向转变。这一转变不仅为自动驾驶系统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支持,更将在提升驾驶安全性、优化用户体验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蔚来汽车自动驾驶高级总监袁弘渊以“规模化时空信息加速量产智能驾驶的发展”为题,通过阐述智能驾驶产品形态的演进、时空信息产品的迭代、高精地图与“轻”地图的挑战和时空先验的重要性及广泛应用,深入探讨了规模化时空信息如何加速量产智能驾驶的发展。
ICMA智联出行研究院创新中心主任李阳在“自动驾驶的时空数据安全合规之路”的报告中重点探讨了确保时空数据安全的重要性,包括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数据的可用性和可访问性以及促进数据的共享与协作;同时,报告从技术、管理以及法律等多个层面出发,提出确保时空数据安全合规性的具体措施,共同推动自动驾驶时空数据应用的安全、快速发展。
卫星导航系统与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蔚保国的报告以“北斗泛在空间连续精准定位网络及其自动驾驶应用前景”为题,聚焦于自动驾驶对泛在、实时、精准、智能的时空信息服务的需求,并特别针对北斗卫星导航及其地基星基增强系统在遮蔽或半遮蔽场合下的挑战,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报告的核心是“北斗泛在空间连续精准定位网络”的构建,旨在通过“网-图-端”协同的理念和方法,实现新一代北斗综合时空网,以满足智能交通和自动驾驶对高等级时空服务的迫切需求,以及这一创新技术在未来多场景自动驾驶中的广阔应用前景。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测量与导航部研究员张宝成在“北斗赋能智能驾驶新思考”的报告中介绍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智能驾驶领域中的高精度定位应用,重点是北斗特色的PPP-RTK理论模型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展示所开发的严密高效的滤波算法,这些算法将为用户提供更加可靠的高精度位置服务,助力智能驾驶等领域的发展。
嘉宾合影
本次会议圆满落幕,会议不仅深入探讨了自动驾驶地图的前沿技术动态、安全监管现状及产业发展趋势,而且为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在时空数据处理、地图构建与定位技术创新方面搭建了一个高效交流平台,有力推动了行业的持续进步与发展。